国家奖学金是为了激励高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奖励特别优秀学生的奖学金。
榜样似灯,照亮求知征途;初心如磐,激发拼搏力量。我们共同见证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奋斗历程,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携手同行。愿成理工程学子以鸿鹄之志勇攀学术高峰,以笃行之态投身实践创新,让核工业精神在校园中永续传承。
个人简介
「余俊洁」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级本科生,汉族,中共党员。
获奖情况
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学生”“十佳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024年ICPC四川省银奖;
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
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2024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参加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苗子工程等创新创业比赛,并成功立项,期间获得发表一篇SCI文章、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优秀事迹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在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校园里,我以炽热的信念为笔,以不懈的奋斗为墨,在青春的画卷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华章。三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不断探索、砥砺前行的旅程,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竞赛的舞台上磨砺,在集体的温暖中奉献,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成长与蜕变。
微芒启智,炬成博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我踏入大学时镌刻在笔记本扉页的座右铭。三年前,我怀揣对计算机科学的炽热向往,走进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校门。彼时的我,如同一粒微小的星辰,渴望在浩瀚的学术宇宙中点亮属于自己的光芒。
勤学如光,汇聚星河。大学三年,我修读了74门课程,其中65门成绩达80分以上,专业核心课程均突破90分。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凌晨伏案的背影。我习惯将每门课的知识点拆解成"星图",用825篇笔记、近30万字的积累,将零散的知识串联成一片璀璨的星河。夜晚的图书馆、周末的空教室,成了我独处的"观星台"。正是这份坚持,让我连续两年斩获国家奖学金,并荣膺学院"十佳学生"。
信仰如炬,指引航程。在攀登书山的途中,我始终以共产主义信仰为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2023年6月8日,我成为专业首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入党宣誓时,那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如同战鼓的鼓点,敲响在我心间,让我更加明晰:青年的成长不仅需要学术的积淀,更需精神的淬炼。此后,我积极参与党日活动,以行动诠释党员的担当,在志愿服务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我荣获了“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党对我的信任与期望,它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以这份荣誉为动力,继续在党的旗帜下,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职责与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束光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征程中愈发闪耀。
微光竞辉,炬火争锋
如果说学习是静默的积累,那么竞赛则是沸腾的战场。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这个被誉为"程序员的奥林匹克"的舞台,是我大学三年最炽热的记忆。大二那年,我首次站上ICPC亚洲区域赛的赛场。面对复杂算法的极限挑战,我和队友鏖战五小时,最终以毫厘之差止步H奖。那一刻的遗憾,化作了我心底的执念。此后的每一个深夜,我反复研读算法书籍,在OJ平台刷题上千道,归纳出无数篇笔记。
此后三年,我累计斩获9项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荣誉,其中包括ICPC四川省银奖、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24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等,ICPC四川省银奖的奖牌上,刻着的不只是胜利,更是无数次跌倒后咬牙站起的勇气。
在竞赛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友谊。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与队友沟通协作,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深知理论知识需在实践中检验。因此,我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在大一之际,我便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率队参加了苗子工程并成功获得立项。在项目期间,我们获得了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以及一篇SCI论文的发表。站在答辩台上,我向评委展示成果时,心中涌动的不仅是自豪,更是对"知行合一"的深刻领悟。
我参与的另一个项目在大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四川省立项支持。随后,我投身于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在这个项目中,我将AI技术融入项目核心,最终我们的项目荣获了四川省银奖,而我个人也获得了科技创新奖学金。
微尘聚光,炬照人心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我始终坚信,真正的成长是点亮他人的道路,凝聚集体的星光。
当班主任将团日活动的策划任务交给我时,我深知这是信任,更是责任。我以专业知识为纽带,精心策划每一个环节,力求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级荣获“优秀班集体”称号。合影那天,我悄然退至镜头边缘,看着同学们的笑脸,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集体的星光,远比个人的奖杯更加耀眼。此后,班级又接连获得"先进集体"称号,寝室亦被评为"三星寝室"。而我自己,也收获"十佳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这些奖项于我而言,不是孤芳自赏的勋章,而是集体星河中彼此映照的星光。
作为ACM集训队的一员,我秉承“传帮带”的精神,为学弟学妹们传授知识,分享经验,并搭建学习平台,助力他们的竞赛之路。同时,我参与创办了CSC集训队并担任教练,率队参加了各类赛事。在校外,我还担任NOI教练,为孩子们开启竞赛的大门,让他们在编程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积极投身于志愿活动,累计参加了二十余次,志愿服务时达140小时。在这些经历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收获了成长与感动。我将继续努力,为集体的荣誉和个人的梦想而奋斗,让自己的青春在奉献中更加闪光。
回望来路,那些与星光为伴的夜晚、那些为理想沸腾的瞬间,早已将一粒微芒淬炼成炬。未来,我愿做一座桥,连接知识的此岸与彼岸;更愿做一束光,照亮更多追梦者的长夜。因为我相信每一缕微光都不应被辜负,万千星火,终将成阳。
“不啻微芒凝志远,造炬成阳映初心”。这是我的誓言,亦是我对青春的献礼。
以笃行铺就求知之路,用奋进点亮卓越之光。我们以国奖获得者为榜样,心怀梦想,勇敢追光,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属于自己的璀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