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校园健康防线,播撒科学认知的种子,5月21日,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防艾志愿者协会与阳光防结志愿者协会于1203教室,联合开展“青春无“艾”,肺常健康—防艾抗结在身边”主题教育活动。
“防艾抗结”志愿科普团何秋雨从结核病历史起源切入,讲解规范化治疗方案与预防措施,强调以理性心态面对疾病,呼吁消除对结核病的恐惧与偏见。
“防艾抗结”志愿科普团殷紫轩,从艾滋病的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切入,解析其病因与病理机制,将晦涩的医学知识化作易于理解的生动讲述。结合性传播、血液传播等案例澄清认知误区,帮助同学们构建科学认知体系。
活动通过宣讲互动、病例分析及知识竞赛等多元环节,同学们踊跃抢答,在趣味比拼中深化对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理解。
采用“专业讲解+趣味互动”模式,提升学生健康防护意识,为校园健康防治工作注入动力。
艾滋病知识小课堂
10个艾滋病真相之3: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
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血液中的HIV会在蚊子的消化系统中被灭活。另外,蚊子口器上残留的血液量极少,所携带的病毒数量远远不足以引起新个体的感染。
10个艾滋病真相之4:HIV阳性母亲一定会把病毒传给孩子?
HIV阳性母亲不一定会把病毒传给孩子。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母婴传播的概率大约为15%-45%。而通过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包括孕期抗病毒治疗、选择安全分娩方式和避免母乳喂养,母婴传播的风险可以降低到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