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天地
育人天地

2022—2023学年度国奖风华录|李兴宇: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

发布时间:2024-04-15

为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实行国家奖学金制度,每年从全国本专科学生中,评选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优秀的学生,向他们颁发国家奖学金。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极大鼓舞。

"强核报国、创新奉献"为激发成理工程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探索未知、服务国家的热情,学生资助办公室将对学校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进行宣传展示。希望这些优秀的青年故事能触动心灵,卓越的成就能够引领风尚。让我们向他们学习,不断追求,做核工业精神的传承者、创新者、发展者!


个人简介

1713152028713051818.jpg


李兴宇,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核工程与新能源技术系2020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本科生,汉族,中共预备党员


获奖状况

曾获国家奖学金、校二等学年奖学金;校十佳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学生、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校青年大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荣获第七届“核+X”创意大赛全国三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四川省第三届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三等奖、“喜迎二十大,思政征文”比赛个人三等奖、第一届“青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专注学科前沿,积极投入 TGS技术研究,发表SCI期刊论文1篇,授权2项发明专利;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好评。


优秀事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今天,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置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更要身体力行,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弘扬建党精神谱系中攻坚克难,在传承血脉中开拓前行。“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我始终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觉地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社会建设中,踏实走好新征程。

1713152319197061749.jpg 1713152344498095873.jpg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在学习上,我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嘱托,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在过去的学年中,我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国奖1项,省奖3项,校奖8项,撰写论文3篇,已发表1篇,取得2项发明专利授权。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我一直秉持着“勤奋、坚持、创新”的学习态度。各门专业课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多个学期平均成绩保持在90分以上。2022-2023学年的平均成绩为91.76分,排名专业第一。同时,我也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各种竞赛、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在2022-2023学年中,我的综合成绩达到106.89分,荣获专业第一,并于2023年6月取得了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此外,考研带给我的,远远不只是一个硕士学位,更多的是一种经历。在考研的这个过程中,我能为了一个目标不断努力且具有长期忍受孤独的坚韧性。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可,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寻梦而行,向阳而生

在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期间,协助老师分担工作,服务于班级同学,奉献自己的一份光热。在这大学四年中,我总是想起赶工作的那无数个日日夜夜,很累,但是非常充实。这份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服务同学、奉献的快乐。此外,目前正在准备兼任某县乡镇团工委副书记,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必会砥砺前行。在日常生活中,我尊重师长,友爱同学,跟周围同学们相处融洽,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我热爱摄影和旅游,摄影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喜欢用它去欣赏一座城市的风景,感受文化魅力。

1713152404008039137.jpg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

在竞赛活动方面,我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在2022年,我参与创作的《氢核与共》动画作品荣获了第七届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全国三等奖。2023年6月我参与的项目获得了第十七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自然科学类三等奖,同时也获得了第一届“青创杯”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此外,2022年10月我撰写的论文《论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观的建立》在学院“喜迎二十大,思政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个人三等奖,并收录于学院相应论文集中。这些竞赛经历不仅展示了我的专业能力,也培养了我积极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决心,为我的综合发展增添了宝贵的经验。

在科研方面,我有幸参与了多个研究项目。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在科研领域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一项研究,我们致力于解决核废物桶图像重建中,透射成像的优化效率问题。在这个项目中,我主要承担了数据分析、图像处理以及论文撰写等部分工作。最终,我们的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发表在SCI二区期刊《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上。此外,我还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撰写了一篇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目前正在积极投稿中。除学术论文外,我还在两个研究项目中以第四作者和第二作者的身份成功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这些研究工作不仅为我的科研能力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激发了我对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我深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继续探索,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这段经历让我懂得了每一位科研人员的不易,要具备勇于创新、坚持不懈、求真务实、敢于实践精神。参加团队比赛,与志同道合的师友们一起协作,让我更能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精神。我相信在以后的科研中我将更好地开展试验,不断虚心学习。

1713152260038069820.jpg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暑期我报名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恰好被籍贯所在地所录取,因此在家乡进行了一个月的实习。在实践期间,我主要负责农业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党政综合岗的相关工作。在实践期间,深刻领悟到了“民之大事在农”的重要性。我负责管理辖区内14个村庄和社区的撂荒地台账整理以及粮食补贴的发放工作。通过与农民的互动和交流,能更好了解家乡情况,为他们提供帮助。新冠疫情期间,我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这段实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还让我更加了解了家乡的现状。我也将继续以同样的热情,致力于为社会、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我逐步了解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保持对学业的热忱,并在科研领域不断追求创新。同时,我计划继续深造并努力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为核技术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我相信,在勤奋努力的同时,我也能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期待能够有机会在更多领域展现我的潜力。

学院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肖坝路222号 邮编:614000
学生资助办公室联系方式: 0833-7820437、7820027
版权所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蜀ICP备 05005318号 川公网安备1110202000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