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实行国家奖学金制度,每年从全国本专科学生中,评选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优秀的学生,向他们颁发国家奖学金。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极大鼓舞。
"强核报国、创新奉献"为激发成理工程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探索未知、服务国家的热情,学生资助办公室将对学校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进行宣传展示。希望这些优秀的青年故事能触动心灵,卓越的成就能够引领风尚。让我们向他们学习,不断追求,做核工业精神的传承者、创新者、发展者!
个人简介
张楠,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2021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汉族,中共预备党员。
座右铭: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获奖状况
曾获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单项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校“优秀学生”、校“十佳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大学生数字技能应用大赛”全国铜奖、“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决赛三等奖、“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四川省银奖、“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省二等奖。深耕专业领域,主持省级大创项目,发表期刊两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外观设计专利一项,软件著作权一项。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努力帮助身边同学,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志愿时长累计百余小时。
优秀事迹
不负韶华追梦行,笃行致远再出发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认为学习是学生的基本,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努力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因此,自入学以来,我认真学习每一门专业课,大一大二共修课程51门,29门专业核心课程达到90分以上,多门课程达到满绩。在课程学习之余,又以588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一、大二两学年学习成绩,专业综测成绩均位列专业第一,荣获学院一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奖励。
君子立学,昼夜不息
不忘红船初心,紧跟时代步伐,争做时代新青年。我深知,我们学习最终是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而这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更需要有正确的方向指引,因此我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念,决心向党组织靠拢。我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思想,在生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践言慎行。2022-2023学年获评“优秀共青团员”,顺利完成团校培训,党校培训,并最终通过党组织的考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2023年6月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认为专业成绩虽好,但专业能力最终还需要在实践中体现和检验。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我自学多门编程语言和算法基础,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各类程序设计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2023年我参加“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获得三等奖,从全国的251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打破了软件杯大赛长期被双一流高校垄断的局面。在数学建模方面我也颇有成就,参加2023年“天府杯”“华数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2023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在2023年“科创杯”数学建模竞赛中,更是取得了省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天道酬勤,大学两年期间,我获得A类竞赛证书8项,国家级竞赛证书6项,共计获得省部级证书30余张。这些载誉而归的背后是不曾缺席的数学建模训练,是早八晚十的图书馆生活,是刷完的一道又一道算法竞赛习题。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深知创新的重要性。因此,我本着旁稽博采,格物致知的理念,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通过请教学长和老师,无数次的通宵达旦的编写项目计划书,我开始慢慢从提建议,到撰写项目计划书,从打辅助到当主力。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家级期刊1篇,以第一作者身份申请《一种新的计算机显示器》外观设计专利,同时以第一作者身份申请《基于OpenCV的智能大数据垃圾分类平台》软件著作一篇。
针对当前的城乡教学资源不均衡,传统教学模式不易理解的痛点,我通过阅读文献和实地调研,和同学共同开发了一款基于AR的实时互动教学APP,利用AR技术,让学生更能直观的观察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克服了地理位置限制,让城乡学生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该项目获得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四川省立项,同时已申请软件著作。此外我还参加了2022年四川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铜奖。又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身份发表实用新型专利各1篇。这一路走来,收获的不仅仅是丰硕的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放弃的科创精神。而我在取得这些成果以后,也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会一直奋力奔跑,始终不忘报国初心,砥砺强国之志。
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我在校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团主席,工作中,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尽自己所能为同学排忧解难。此外,我深知,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既然国家、学校和身边的人给予了我许多帮助,那我也该以实际行动给予回报。入学以来,我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多达二十余次,包括植树节志愿者、创文创卫志愿者、抗疫志愿者等,以饱满热情的态度帮助他人。志愿四川累计志愿时长超过100小时,同时获得了“一星志愿者”“优秀志愿者”的荣誉称号。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乐于助人、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一个人要想行稳致远,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因此,大学生活两年里,我除了认真搞好专业学习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学院举行的各项文体活动,从多方面锻炼自己。参与多项文体活动获得校内一等奖,并且走出校门,在校外摄影征稿中获得了市级一等奖。在自己的全面发展之下,连续两年获评校级“优秀学生”,校级“十佳学生”。并最终在大二期间成功获评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寄语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积累知识,敢于尝试。积累知识需要保证课业知识牢靠,同时拓展课外知识和技能,并能实践教学相长的理念。敢于尝试就要强迫自己克服恐惧,不惧失败,利用积累的技能,去做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有益的事。在不断尝试之中,方向也会逐渐明确。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寄语,正是我辈学子的人生导向。希望同学们能将寄语内化为心,外践于行,当以学有所成、志存高远、务实担当。做出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业绩,书写无愧于历史的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