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天地
育人天地

2020-2021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材料——罗建民

发布时间:2022-08-30

个人简介:

罗建民,男,1999年11月出生,汉族,共青团员,2018年9月进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软件工程专业学习。自入学以来,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第十一届、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总决赛C/C++程序设计大学B组三等奖、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四川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铜奖、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个人事迹:

走出迷茫,拥抱希望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孤独与迷茫是人生绕不过去的两大主题。其实在我看来,迷茫始于选择与对未来的模糊,迷茫并不代表迷糊,有迷茫证明还有所追求,只是一时没有方向。包含目标、动力和方法的希望,是能够把意愿和行动相联系、把现在和未来相联系、把期待和现实相联系的希望。希望就是远方的灯塔,时刻照亮着前进的路。当你感到迷茫困惑的时候,请找到属于自己的希望,走出迷茫,拥抱希望,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我在刚踏进大学校园的时候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没有了老师和家长强迫式的学习,没有了高考的目标引导,对大学的自主学习和生活模式感到新奇而随意,对所学专业知识与中学所学知识截然不同感到无所适从,对我未来的路究竟会走向何方感到憧憬但又无比迷茫。每一天的课余、每一周的周末,我究竟该做什么、该如何做、该从何处做起成了我无法回答的问题。幸运的是,大二上学期我接触到了ACM集训,让我了解到原来所学的C语言不止是面对枯燥乏味的黑色命令框,还可以解决那么多有趣的问题。了解的越多,学的越深入,我对算法也愈加感兴趣,对走上赛场上比拼脑力有更多的期待与向往。我明白,我找到了属于我的希望,我要将内心的这份热爱与实际结合起来,我要站在赛场上绽放属于我的光芒。

没有比别人聪明那就比别人更努力,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这是一段需要不断努力钻研和实践的求学之旅。在ACM集训队的带领下,我怀着对算法的浓厚兴趣,刻苦勤奋,一丝不苟,在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断努力,我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从校级比赛到省级比赛再到全国总决赛,我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获得第十一届、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总决赛C/C++程序设计大学B组三等奖和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四川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铜奖等荣誉。

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是学长带着我们学习算法,播下希望的种子,而后的我怀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勇敢地接过这光荣的“接力棒”,尽力散发出自己绵薄的光和热。担任ACM集训队队长,组织队内训练和承担部分授课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的分享出去,继续传递这份希望。

作为一名学生,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课前积极做好预习工作,课上为确保上课效率我会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汲取知识,课下勤于思考,拓展自己的思维,不断总结归纳,梳理知识体系,把每一门课在大脑里形成思维导图。此外,我十分注重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自己全方位思考的能力,因此大学以来我的学业及综合测评成绩均在专业前列。注重学习效率,不骄不躁,稳扎稳打,本着“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态度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更广阔的人生,这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在实习期间,为了学到更多东西,主动向指导人申请有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同时,为了确保任务按质按量完成,及时向指导人汇报工作进度和一些经过思考仍未解决的问题。因为有着良好的工作态度,所以指导人愿意将任务分配给我并指导我完成,我也从中得到了许多锻炼,提高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实习的日子是辛苦的,但这是我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它使我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它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四年大学似弹指一挥间,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生活中一直铭记老师和学长们对我的悉心指导和教诲,感谢同学们的理解与帮助。

当你感到迷茫的时候,请勇敢的走出来拥抱希望,不要害怕倒下,我们在希望微光指引下走过的道路,那些曾经激励和温暖我们的东西,并不会随着我们的倒下而磨灭。这正是希望对我们的价值,是它如此重要的原因。现实或许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再坚持坚持,诗和远方就会悄然而至。请永远相信只要追随希望的光,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学院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肖坝路222号 邮编:614000
学生资助办公室联系方式: 0833-7820437、7820027
版权所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蜀ICP备 05005318号 川公网安备1110202000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