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至4月25日于每日上午8:15,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产品设计专业在学校4210、4212教室举行2021届毕业生论文答辩。本次答辩会以“汇·创”为主题,将同学们的对于艺术的本质进行深度思考以及设计创意的汇集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经过四天的精彩展示与深度交流,毕业生们通过严谨的学术汇报与创新设计作品,展现了当代青年设计师对社会需求的敏锐洞察与艺术设计教育的丰硕成果。
上午8点15时,答辩会在艺术设计系产品设计专业负责人李佳宜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进行。
答辩现场,毕业生们通过实物模型、动态演示、用户调研报告及设计手稿,系统阐述作品从灵感萌芽到技术落地的完整流程。答辩分为“作品陈述”“评委提问”“创新点解答”三个环节。学生们通过实物模型、动态演示、三维渲染视频及用户调研报告等多维度呈现设计成果。其中,基于核工业背景下的产品设计、UI交互服务设计、产业IP形象设计及非遗文化下的文创产品成为高频关键词,体现了年轻一代对核工业的文化了解、数字化转型与传统文化的深度思考。
优秀毕业生王艺臻的《景区儿童走失紧急应对服务设计》以人性化细节打动评委。其作品通过细节的交互设计、便于操作的交互软件界面的设计和紧急的应用方案流程,从进入景区开始就解决了儿童在景区走失的出行痛点,让大家对于交互服务型APP有了新的看法和另外一个角度的看法。另一备受关注的作品《基于十二花的非遗缠花文创设计》由毕业生张凤雨完成,她将传统的缠花工艺应用在文创产品中,讲述了在制作过程中的难题及解决方法,其制作的文创产品既保留文化精髓又满足年轻群体个性化需求,现场展示的缠花工艺产品引发热烈讨论。
评委团由本校艺术设计系产品设计专业的各位毕业生指导老师组成,提问环节兼顾学术严谨性与市场可行性。针对隆艾宏同学的《农业采摘装备设计-以保山咖啡豆为例》项目,李佳宜老师提出“装备的使用方法与采摘原理”“成本控制与量产可能性”等实际问题;而侯波、张煜老师则从设计伦理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采摘过程中遇到机器运行等难题的解决方式是否可以让农户便于理解”。答辩人通过实验数据、用户测试反馈及产业链调研逐一回应,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
4月25上午11点40分时许,答辩会在掌声中落下帷幕。各位评委老师针对于不同学生深入并了解其设计内容及设计理念,向同学提出更好的设计建议并希望同学可以在日后设计行业中使自己所设计的产品更具价值及研究意义。
“答辩不是终点,而是设计师生涯的第一次用户测试”,优秀毕业生代表王艺臻在感言中说道。这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创新活力的答辩会,记录了学子们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这群年轻设计师正以热忱与智慧,勾勒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
最后,评委组长组织各位评委进行讨论,制定适合各位同学论文的改进方式及进行综合总结打分。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