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坤,男,汉族,2002年6月出生,共青团员,于2019年9月进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自入学以来,抱着严谨的态度求学,积极上进,矢志笃行,学习成绩优异。在校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学年二等奖学金。踊跃参加专业知识竞赛,获“外研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四川赛区本科组特等奖、“外研社•国才杯”英语写作比赛省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二等奖、第四届BETT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大赛省赛特等奖、“外研社•国才杯”英语写作比赛院一等奖、“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比赛院二等奖。勤奋学习,获院十佳学生提名、院优秀学生等称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岁月的蹉跎里凝练出一个了日趋成熟的灵魂。
个人事迹:
书山有路,以勤为径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2019年,那个阳光炽热,树影斑驳的夏天,我走在大学校园的求学路上,逐字逐句地读着两旁横挂着的迎新标语,心中充斥着好奇与力量。好奇的是即将面临的新生活,同时也燃起整装待发,投入新学习的希望。眼前的校园正犹如青山一般妩媚繁盛,眼前的求学路正是我的大学生活,我是否能在这条路上经历种种,而后回忆起这段生活,那一幕幕就犹如那红旗标语一样鲜艳呢?我又会用青春在大学的篇章上谱上什么样的一笔呢?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很快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一、业精于勤
在大学里,我开始慢慢接触许多之前未曾触及的领域:第一次当着全班同学做自我介绍、第一次上台做英语演讲、第一次参加学生会面试、第一次当“英语角”志愿者、第一次竞选班委……有很多事情都是我不论结果如何都要下定决心一定要试一试的。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在学习与学生工作里,我认识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学长学姐,我能从他们那里收获到许多宝贵的经验,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他们也给我提供了许多建议,帮助我在大学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学习和工作的生活足够充实,我也在与老师和同学们的接触中不断积累经验。我也在后来的活动中表现得越来越得心应手,这使得我的自信心与勇气得到很大提高。在学习功课上,我也拿出十分的认真态度,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广泛培养兴趣爱好,阅读书籍、练习书法。我相信,有一份付出的艰辛,就有一份收获的喜悦,书山有路,唯有以勤为径。
二、行成于思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前进的道路上也不乏曲折。思想是瑰宝,是引领行动的钥匙。在学习过后,更多的是自我反思。功课明白了吗?有什么行为还需要改正吗?有哪些方法还可以改进呢?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每每的自我内审又是对自我的一次鞭策。大一下学期经历疫情在家上课,日复一日盯着屏幕的学习使我感觉个人有些松懈,因此对个人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也有些怀疑。大二返校后更是愈加明显,对个人上课的参与课堂程度、对未来方向的选择、对工作与学习的处理不尽人意,可我并未因此而止步不前。
三、矢志笃行
经历一系列的个人思想挣扎,我开始把注意转移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上来,我喜欢阅读书籍,跟随着主人公的脚步走遍山川河流;我喜欢练习书法,感受汉字一笔一划的工整秀丽,感受英文的温婉绵长;我喜欢摘录诗歌文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投身如热爱的领域,我仿佛明确了方向——做自己热爱的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于是我调整好状态,整装待发,仿佛获得了新生。我积极备考并通过了四六级,参加各种活动竞赛。操场上有我传球赛跑的步伐,天台上不时传出我反复练稿的声音,昏黄的路灯下拖着我长长的走出图书馆的影子……这些我经历过的一分一秒,都是令我感慨不已的点点滴滴。这些寻常的点滴能够使我得到不寻常的欢喜。参加活动竞赛,最终的结果名次好像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是否充实。我们总得去做些什么,纵使结果如何。黄昏时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根牢,就需要个人能力的充实与积累。平静的湖水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学习语言,就需要多实践。假期里我积极参加实习,先后在策马翻译公司、译国译民翻译公司参加寒暑假实习。在实习期间学习翻译技能,受到翻译培训,保质保量完成实习任务,并进行翻译实训。包括政治时事类翻译、文宣类文件翻译,其中文宣类文件翻译字数达一万余字。我珍惜实践活动中的每分每秒,我享受看到自己成长的一点一滴。
四、彼方尚有荣光在
三载寒暑,无论是喜悦还是酸楚,于我来说,都是礼物;所有相遇,于我来说都是宝藏。感谢一路上给予我支持与帮助的敬爱的老师,家人和朋友,如此循循善诱,敦敦教导,感谢给予我的建议与指导。感谢自己,告诉自己不管怎样也要试一试,告诉自己我能做到。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在热烈的青春里,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做些实事,散发些光芒。你且听这风浪永远青春赶朝暮。且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用荣光照亮最初的梦想。我们终将会感谢那个努力拼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