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天地
育人天地

2022—2023学年度国奖风华录|滕思懿:跟随知行步伐,遨游无涯学海

发布时间:2024-03-28

为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实行国家奖学金制度,每年从全国本专科学生中,评选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优秀的学生,向他们颁发国家奖学金。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极大鼓舞。

"强核报国、创新奉献"为激发成理工程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探索未知、服务国家的热情,学生资助办公室将对学校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进行宣传展示。希望这些优秀的青年故事能触动心灵,卓越的成就能够引领风尚。让我们向他们学习,不断追求,做核工业精神的传承者、创新者、发展者!


个人简介

1711592369989028484.jpg


滕思懿,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汉族,共青团员。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获得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银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四川省三等奖;专注学科创新,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在班级担任团支部书记一职,认真负责,多次开展创新性团日活动。


优秀事迹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2020年初入大学时,我就清醒的认识到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勇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甘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找准青春坐标,绘就青春画卷,在青春的赛道上不负韶华、逐梦前行、奋力奔跑。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初入大学的我就遇到了许多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专业课教师。他们踏实严谨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令我受益匪浅,让我坚定不移的选择把学习作为大学最根本的事情。课后,我及时巩固课堂所学,不断验证课上学习的代码,同时也不忘对未学课程的内容进行预习。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过程中,我总是保持着开放的思维,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专业课的学习让我一步一步的验证代码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培养了我理性思考,逐步分析的能力。学习让我感受到了求知的纯粹快乐,我立志在专业学习上砥砺深耕,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天道酬勤,我在大二、大三学年连续两年取得专业排名成绩第一的好成绩。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外,我也积极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依旧保持着良好的习惯,每天背诵英语单词,练习英语口语,取得了英语四六级证书。

工作踏实 尽心尽责

在老师同学的信任下,我在大一时期担任了班级团支部书记的职务。作为班级团支部书记,在任职期间努力开展好每一次团日活动,督促完成每一期青年大学习,不落下每一条通知,共传达通知上千次,整理文件上百次,组织完成团日活动二十余次,尽心负责。在繁忙的工作任务和繁重的学习作业之间,我不断寻找平衡,将压力化为动力,带领班集体不断前行。


1711963038582076788.jpg      


知行合一  实践创新

大一时期,还在对大学的道路进行摸索,直到专业负责人在课上提到了他的科研组,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幸运的是,大二时经过层层选拔加入了赵杰教授的等离子应用技术科研组,开启了我的科研之路,从此我在实验室、寝室、教室来回奔波,度过了两年的日日夜夜。从第一次写出简单的产生方波的程序到作为负责人主持项目,不断的写程序,调试程序,测试程序,到西物院成企部做实验,参加比赛,就是在这样的努力下,我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第一次参加项目时,我也常常担心自己能力不够做不好,常常被一些简单的问题困扰,伴随着项目的累积,我不断成长。我已经参与开展嵌入式等离子体废水处理系统、高压霍尔推力器电控系统、航天微推力器双路输出高压电源系统等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对我都产生巨大的帮助。作为负责人主持嵌入式等离子体废水处理系统,带领团队参加“互联网+”比赛。在这段经历中,我们团队遇到了挫折和失败,有时候会出现矛盾和分歧。然而,正是通过这些挫折和失败,锻炼了我的组织、沟通、决策、问题解决能力,团队成员们互帮互助,团结前进,最终获得比赛银奖。《晏子春秋》有言“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迎着周末的朝霞,步行在校园内,到达实验室后开启电脑,将程序要实现的功能一一列举,再逐个突破,晚上伴随着路灯的光亮,回到寝室休息,虽然重复,但是每天都有收获。

回首奋斗路 起航新征程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和时代使命,在未来,我也会运用我的专业知识,继续奋斗在科研的路上,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生逢盛世,我们当以奋斗书写精彩人生,定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学院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肖坝路222号 邮编:614000
学生资助办公室联系方式: 0833-7820437、7820027
版权所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蜀ICP备 05005318号 川公网安备1110202000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