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天地
育人天地

2020-2021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材料——池翔

发布时间:2022-08-30

个人简介:

池翔,男,1999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预备党员,2018年9月进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在校期间,遵守校规校纪,尊敬师长,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团结一致。在学习上,热爱自己的专业,同时也积极参见相关的竞赛,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曾获得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大学组二等奖、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本科组二等奖、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四川省赛区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大学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西南赛区二等奖等。

 个人事迹:

青春恰似火,正逢扬帆时

现如今岁月匆匆流逝,记忆的大门也时不时提醒着我们提起笔来,挥洒青春的汗水,展现青春的美丽芳华。现在已告别了幼童,开始了小大人的世界,也逐渐长大,懂的事儿越来越多,也就有许多的烦恼涌上心头,也就是这个缘因,我发觉自己该努力学习了。过去的就是过去了,它们却可以触动着我们,而我们却再也无法重现它们。有的人压抑着所有情绪,在每一个黑夜里迷茫,又在朝霞里愣神;又有的人运作着齿轮摩擦出热情的火花,带着不甘的心,向阳而行。一个人要拥有梦想,拥有一个不服输的理由,去坚强,去奋斗。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我们总要热爱着点什么,恰似阳光对草木的钟情。正如刘同所说的那样:“每个人为了活下去都必须找到点燃自己心头之火的力量,那烈焰就是灵魂的食粮”。羽生结弦对花滑炽烈的爱,让他在无数次伤痛中涅槃重生。屈原对国土忠贞的爱,让他留下千古绝唱。牛顿对真理的爱,让世界的轮廓愈加清晰。梁启超也曾提出敬业与乐业的观点,做事应以之为乐。我们或许做不到事事皆乐,但我们可以赋予它期许。尽心的答卷即是完美,享受成果,追逐梦的过程本就是伤痛与美好并兼。

初入大学,开启我生活这本书中鲜艳彩色的一页。参加部门、争做自愿者、结交新的朋友……开始新的生活、开启新的征程。在这里我接触到了非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他们的故事都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我成长的来源之一。纵然校园生活的如此精彩、活跃,但在专业学习方面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我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通过上网查阅以及课外阅读的方式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和开阔自己的视野,通过方方面面的了解与练习,使我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开始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跟随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所在,专心投入班级建设与对知识不断的探索,也将自己的空闲时间用在实验室里。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相关的竞赛,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更加喜欢自己的专业。

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越要把根扎向黑暗的地底。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树要参天,尚且要经过年轮的洗礼,更何况一个人呢?只有把握生命的方向,懂得扎根,才能成就精彩的自我。懂得扎根,需要认清自我。精致的鸟笼,养不出翱翔于天的雄鹰;涓涓的细流,留不住心怀大志的鲲鹏。我努力提升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想要什么,就踏踏实实地去做。不再度光阴,在溜走的时间里有所成就,只有不负时光,时光才不负我们。通过踏实的扎根生长,辛勤的浇灌,一颗执着的心,才经得起风雨的历练。与此同时,我常常利用空余时间沉浸在实验室里,享受着每一个实验的过程,让自己在过程中成长、磨练。我也曾有过通宵达旦的完成竞赛课题的日子。在这段艰难的路程里,我疯狂的挥洒自己的汗水,争取着每一分每一秒。这并不能打退我们的热情,这是关于我们意志与决心的考验。在道路上,学是学无止境的,同样的我也有不会的,我也会遇到自己的难题,但它也不过是路上的绊脚石,绊倒了就站起来,让自身的不足成为我们自己前进的方向,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克服年轻气躁,做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在点滴的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最终会等到自己了开花结果的时刻,我取得了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大学组二等奖、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四川省赛区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大学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西南赛区二等奖、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本科组二等奖、第一届“青年杯”三等奖等竞赛奖状。

若能永远与热爱的事相伴,那便无所烦恼。而面对生活中不爱也不恨,有点困难却必须去做的事,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坦然接受,尝试去喜欢,有时候讨厌的根源是力所不能及而带来的挫败感。谁不曾想有朝一日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慢慢想来,我们要永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不会深险泥潭,也不惧怕困惑与挫败,永远谦卑、永远执着、永远热爱,并且相信不可能就是最大的可能。袁隆平从未停下研究的步伐,屠呦呦也不曾在无数次失败中一蹶不振。我们不需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有一个小小的目标,以最虔诚的姿态,大胆地去爱,光荣地受伤,勇敢地痊愈自己,这便是治愈心灵暗疾最有效的方式。我们需要知道星星之火,也可以燃尽一整片草原。

这里有苦有乐,同时给予了我成长,也学会了很多东西。在这里,一花一木都能牵引出我们自己耐人回味的过往。一幕幕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与过往。只有不负时光,时光才不会辜负我们,在对的时光里,做着对的事。在朝阳升起的地平线上,整装出发,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踏上新的征程,自信满满的去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们仍需与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荒芜和刻薄相欺。因为每一份热爱,都是温暖心灵的太阳,都是无尽的希望。

学院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肖坝路222号 邮编:614000
学生资助办公室联系方式: 0833-7820437、7820027
版权所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蜀ICP备 05005318号 川公网安备1110202000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