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破除公众认知误区,5月19日,防艾志愿者协会、阳光防结志愿者协会在平安半亩“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解码艾滋:科学认识,消除恐惧”同辈教育小课堂。
“防艾抗结”志愿科普团陈扬扬,从“科学认知,消除恐惧”的主题,从多个角度全面剖析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从艾滋病的全称、病因和病理机制入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为大家揭开这一疾病的奥秘;通过具体事例生动说明每种传播途径的特点和风险,对同艾滋病人共进晚餐、握手均不会传播艾滋病等一些常见误区和偏见进行解释。
“防艾抗结”志愿科普团张雪从结核病的起源出发,发射性讲解了结核病的相关专业知识,并普及了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同时提醒大家正确看待结核病,不要对结核病人存在歧视,预防结核侵袭,共享美好生活。
为有效提高学生对艾滋病和结核病的认识,确保听众对宣讲内容理解透彻,主讲人对听众提出的问题结合相关案例分析进行现场交流。
预防艾滋,共抗结核,希望同学们积极传递“防艾抗结”知识,共同参与“防艾抗结”行动,为营造校园美好环境贡献绵薄之力。
艾滋病知识小课堂
10个艾滋病真相之1:HIV是什么?感染了HIV并不等同于得了艾滋病?
感染了HIV并不等同于得了艾滋病。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英文简称,该病毒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体感染HIV后,进展到一定程度,免疫系统严重受损,人体会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时,才被称为艾滋病。
10个艾滋病真相之2:艾滋病可以通过握手或拥抱传播?
艾滋病不会通过握手或拥抱传播。HIV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完整的皮肤能够有效地阻挡病毒的入侵,只要皮肤没有破损,接触到艾滋病患者体表正常的汗液等分泌物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